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8|回复: 0

于小鱼、张芹、崔盛恩、子博等:圣山平信徒门训指南之六复习

[复制链接]

1649

主题

319

回帖

4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5485
发表于 昨天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圣山双周分享
分享:于小鱼
什么是新约的圣礼?新约的圣礼是洗礼和圣餐。洗礼是圣礼。我们在其中奉父、子、圣灵的名受水洗,代表并印证我们与基督联合,承受恩典之约的恩惠,并且归属主。圣餐是圣礼。我们在其中照基督的吩咐分发并领受饼和酒,以表明他的死;配领受者并非属物质地或属肉体地,而是藉着信心领受他的体和血,以及其一切恩惠,使他们的灵命得滋养,在恩典里有长进。
中国礼仪之争指17世纪至18世纪西方天主教传教士就中国传统礼仪是否与天主教义相容,从而和清王朝在学术和政治上发生的冲突。在天主教内先后有两种看法,耶稣会认为祭祖、祭孔乃世俗的礼仪,与天主教教义相容,在一定范围内,是应该被容忍的;而以道明会和方济会则认为这与天主教教义相悖,不可容忍,并因此向教宗请示报告。在道明会建议下,圣座在1645年通过通谕,禁止中国教徒祭祖祭孔。但之后在耶稣会的游说下,圣座在1656年解除了这个禁令。这个风波曾一度使中国和亚洲其它地区,包括日本和印度的天主教徒都受到了影响。
圣礼是上帝恩典的记号和印证,旨在表达与上帝的立约关系,纪念基督的救赎。洗礼象征罪的洗净和归入基督,圣餐纪念基督的牺牲并与信徒团契相连。圣礼具有明确的神学意义,指向信仰的核心就是基督的救赎。而儒家礼仪(如祭祖、婚丧礼仪)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表达孝道和尊卑关系,强调人与人、人与天地之间的和谐。祭祖礼仪常被视为对祖先的尊敬和感恩,但也可能包含对祖灵的崇拜,这与我们信仰的独一、又真又活的三一真神产生冲突,十诫的第一诫就是这样的警告。基督徒只敬拜上帝,所以为了明确底线,我们还是应该避免任何可能被解读为崇拜其他灵的存在的行为。基督的救赎是坚持基督是唯一的救赎中介,不参与涉及其他超自然力量的仪式。在传统的节日里面以爱和尊重对待家人朋友,同时通过言行见证信仰,没办法避免的时候要拒绝参加,不能够使核心教义被妥协。

圣山双周
分享:子博弟兄
我当日传给你们的,原是从主领受的,就是主耶稣被卖的那一夜,拿起饼来,祝谢了,就掰开,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舍有古卷作掰开)。你们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饭后,也照样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约。你们每逢喝的时候,要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你们每逢吃这饼,喝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来。
每次默想这段圣餐经文,我都被基督舍己的爱深深触动。保罗记载的这段话,不仅是圣餐仪式的指引,更是一幅救赎的图画。主耶稣在被出卖的夜晚,亲手擘饼、举杯,将祂的身体和血献为我们的赎价。这饼与杯,如此简单,却承载了十字架的重量。每当我参与圣餐,拿起饼与杯时,仿佛被带回那夜,感受到基督为我受苦的真实。
“为的是记念我”——这句叮嘱让我反思:我是否常忘记主的恩典?生活中忙碌琐碎,容易让我忽视基督的牺牲。圣餐提醒我停下来,回想祂的爱,重新校正生命的焦点。饼象征祂破碎的身体,杯象征祂流出的宝血,这不仅是个仪式,更是与主团契的时刻,让我重新与祂的救赎相连。
“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约”——新约的应许让我心生感恩。旧约的律法要求人用动物祭牲遮罪,但基督一次献上自己,成就了永远的赎罪。我何等不配,却因祂的血得蒙赦免!这恩典激励我活出感恩,效法基督的谦卑与舍己。
最后,“表明主的死,直等到祂来”提醒我,圣餐不仅回顾过去,也指向未来。基督的死不是终点,祂将再来,带来完全的救赎。每一次圣餐,我都在盼望中敬拜,等候那荣耀的日子。
祷告:主耶稣,感谢祢为我舍身流血。求祢借着圣餐更新我的心,让我常记念祢的爱,活出祢的见证,直到祢再来。阿们。
圣山双周分享
分享:崔盛恩
孩子的天性不仅是他们与生俱来的个性、情感和好奇心,更是上帝创造的独特印记。每个孩子都是上帝精心设计的杰作,他们的天性中蕴含着神的形象和旨意。作为父母或教导者,我们的责任不是压抑或重塑孩子的天性,而是引导他们认识上帝,在天性中活出神的荣耀。
我的肺腑是你所造的,我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我要称谢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为奇妙,这是我心深知的。
小孩子的纯真、好奇和对爱的渴望,他们的问题看似简单,却常触及生命的本质:“上帝为什么造我?”“祂为什么爱我?”这些问题让我反思:孩子的纯真是一种属灵的恩赐,提醒我们以单纯的心靠近神。耶稣在马太福音18:3说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像小孩子一样,断不能进天国。儿童的天性对神的信靠、对真理的渴求是成人灵性成长的榜样。
他们的天性也带着罪性的影响。他们的自我中心、任性或冲动,反映了人类堕落后与生俱来的挣扎。在基督教教育中我们不能只看到天性的美好,也要承认罪性的现实。箴言22:6:“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教育不是要抹去孩子的天性,而是通过纪律和爱心,引导他们将天性中的潜能献给神。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可能因缺乏引导而扰乱秩序,但是加以鼓励,他的热情可以成为服事神的动力。
尊重孩子的天性需要耐心和智慧,每个孩子的天赋不同:有的擅长艺术,有的喜欢探索自然,有的对故事充满热情。基督教教育要以圣经为根基,结合孩子的兴趣,设计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通过讲圣经故事、唱诗歌或户外活动,让孩子在喜乐中认识神。这样的教育不仅培养他们的信仰,也让他们的天性在神的真理中绽放。儿童教育中的天性教导提醒我就是父母和教师首先要成为属灵的榜样。孩子的天性让他们敏锐地观察大人。如果我们以爱心,谦卑和信靠神的方式生活,孩子会在模仿中学会将天性献给神。相反如果是我们忽视自己的灵性成长,孩子的天性可能被世俗的价值观扭曲。儿童的天性让我感恩上帝的创造。每当我看到孩子们的笑脸、听到他们的祷告,我都感受到神赋予他们的生命力。他们的天性是神赐予的礼物,也是我们教育他们的起点。愿我们以基督的爱引导每个孩子的独特性,让他们在神的国度中成为发光的器皿。感谢主创造每个孩子独特的生命,引导他们的天性归向你,让他们的生命在你的真理中成长。

圣山双周评议
评议:张芹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圣山平信徒门训指南之六,接下来将由我来为大家简介听了三位弟兄姊妹分享的收获:
今天第一位分享的是于小鱼弟兄,他分享了与我们信仰的独一、又真又活的三一真神产生冲突,十诫的第一诫就是这样的警告。基督徒只敬拜上帝,所以为了明确底线,我们还是应该避免任何可能被解读为崇拜其他灵的存在的行为,应该拒绝的时候要勇于拒绝,不要向拜偶像的中式礼仪做妥协,这与我们的圣礼有本质不同。
第二位分享的是子博弟兄,分享了关于圣餐经文,提醒我们基督受难的真实,圣餐是与主团契的时刻,让我们重新与祂的救赎相连。我们是何等的不配,却因祂的血得蒙赦免,这恩典激励我活出感恩,效法基督的谦卑与舍己。谢谢子博弟兄的流泪分享,很给我们激励。
第三位分享的是崔盛恩姊妹,以看待孩子的角度来分享分析孩子的成长,也是读范老师的文章里面对“恩典和自然”的体会。他们的天性是神赐予的礼物,也是我们教育他们的起点。愿我们以基督的爱引导每个孩子的独特性,让他们在神的国度中成为发光的器皿。
很感恩今天三位弟兄姊妹们的分享,也很感恩我们有机会学习平信徒门训的系列课程。

圣山双周讨论
KK:以前学的圣礼是4个,施浸礼、洗脚礼、圣餐礼、按手礼。有一个问题太简单了,洗礼和上帝赦罪是什么关系?大家没时间的话可以不回答,以后我自己学。
于小鱼:海德堡教理问答:为什么圣灵称洗礼为重生的洗涤和罪孽的洗净?上帝说这些话是有理由的。首先,上帝要教导我们,基督的宝血和圣灵带走了我们的罪,就像水带走了身体上的污垢一样。但更重要的是,上帝要通过这个神圣的保证和标志向我们保证,我们在灵里真正洗净了罪孽,就像我们的身体在肉体上被水洗过一样。你学的四个圣礼可能是安息日会的。
崔盛恩:圣礼是无形的恩典有形的记号,这是神赐下恩典使我们在信心中得坚固的一种方式,也是上帝对我们的承诺,双方的约定。

范亚峰、杨宁编:圣山平信徒门训指南之六(圣礼、洗礼和圣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山网

GMT+8, 2025-5-12 19:34 , Processed in 0.04654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