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ze=0.875]
 
 
 
 工具[size=0.875][size=0.875]
 
 
 
 
 
 
 
 
 
 
 
 
 
 
 
 
 
 [size=0.875]
 
 
 公共神学关键发展[编辑](Public theology)是指基督教 参与社会 ,让教会和社会对话的基督教神学 。公共神学寻求国家的福祉,并且建立对所有人公平的社会,其作法是参与公众关注的议题,以建构共同利益 。公共神学是和社会对话的神学,不是单单只对社会说话的神学[1] 。其作法是表达基督教的立场,让社会大众可以清楚了解,进而可以面对公众的评论以及批判性的问题[2] 。 大卫·特蕾西曾问到“公共神学”中的“公共”(public)是指什么。他识别出有三个公众群体是公共神学试图要与其对话的:社会、学术界及教会[5] 。针对这些公众群体,他建议所使用的语言及理据都要是所有人可以公开取得的,不是只使用神学上的精英术语。在大卫·特蕾西识别了这三个公众群体后,也有其他人识别出其他的公众群体,例如经济[6] 、法律[7][8] 、市场、媒体及其他的宗教群体[9] 。 共同特征[编辑]Harold Breitenberg建议大部分的公共神学都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0] 。第一类是主要公共神学家的研究,以及他们对主题的了解方式[11] 。第二类是在公共神学的本质及型态上的讨论[12] 。最后是“建议性的公共神学”,也就是在公共神学上的实际作法[13] 。前二类是将公共神学视为一个研究领域,最后一类则是实务的应用[14] 。虽然没有有关公共神学的权威性定义或是权威书籍,不过或多或少可以找到一些公共神学的共同特征。Katie Day和塞巴斯蒂安·金列出了六个公共神学的共同特征。 和政治神学的比较[编辑]公共神学有类似耶稣道成肉身的特性,不仅仅限在教会,也和教会以外的人有关,公共神学意味着实际,而且关注社会生活的每一个层面。公共神学常会讨论大众参与的事,也会讨论公共领域的本质。公共神学是跨领域的,因为它为了要和社会有关,需要接触到其他领域的专业。公共神学和对话和批判有关,可能是来自教会的,也可能是来自社会的。公共神学是全球性的观点,因为其中有许多议题是跨国的,例如移民、气候变迁、难民等等。公共神学是要实现的,不是单单印在书上的知识。这个领域的神学不是先有理论,再来应用的,是在向社会表达的过程中,发展以及演进的神学[15]。
 公共神学和政治神学也有许多差异。政治神学在追求社会转型时会比较激进,甚至会被危机感所驱使。相反的,公共神学比较温和,希望透过社会分析、公众对话、塑造社会道德结构来渐渐改变社会。政治神学的革命性比较强,而公共神学比较著重改革性[18] 。批评[编辑]政治神学是比较针对国家中的政府,公共神学比较著重公民社会[19] 。政治神学着重的是公正的政治系统,而公共神学着重的是给所有人,有开放对话的公正社会[20] ,而且可以建构共同利益[21] 。有关公共神学常见的批评是其关注的范围过于广泛,因为公共神学希望参与所有社会上关注的议题,因此有可能在议题太多而无法深入。因此,公共神学对议题的探讨可能深度不足,也有可能因为缺乏必要的主题专业知识,导致缺乏学术的严谨度。关注范围过广也可能让公共神学没有针对性的方法,因为其中每一个议题可能都有不同的方法论[22] 。相关条目[编辑]另一个有关公共神学的批评是其本质上的困难度,一方面和公共相关,但另一方面,又保持基督信仰和世界不同之处[23] 。若太偏向其中一边,可能和公共没有关系,也可能就失去了基督徒的见证[7] 。这种张力在理论上是很好的,但在实务上很难以维持[24] 。[url=https://zh.wikipedia.org/wiki/File基督教主题 _christianity.svg]  [/url] 
 参考资料[编辑]脚注[编辑]
 文献[编辑]
 Benne, Robert. The Paradoxical Vision: A Public Theology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 Minneapolis, Minnesota: Fortress Press. 1995. ISBN 978-0-8006-2794-2.Breitenberg, E. Harold, Jr. To Tell the Truth: Will the Real Public Theology Please Stand Up?. 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Christian Ethics. 2003, 23 (2): 55–96. ISSN 2326-2176. JSTOR 23561835.Day, Katie; Kim, Sebastian. Introduction. Kim, Sebastian; Day, Katie (编). A Companion to Public Theology. Brill's Companions to Modern Theology 1. Leiden, Netherlands: Brill. 2017: 1–21. ISBN 978-90-04-33605-6. doi:10.1163/9789004336063.Forrester, Duncan B. The Scope of Public Theology. Studies in Christian Ethics. 2004, 17 (2): 5–19. ISSN 1745-5235. doi:10.1177/095394680401700209.Kim, Sebastian. Theology in the Public Sphere: Public Theology as a Catalyst for Open Debate. London: SCM Press. 2011. ISBN 978-0-334-04377-5.Marty, Martin E. Reinhold Niebuhr: Public Theology and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The Journal of Religion. 1974, 54 (4): 332–359. ISSN 0022-4189. JSTOR 1201828. doi:10.1086/486401.Stackhouse, Max L. Public Theology and Ethical Judgment. Theology Today. 1998, 54 (2): 165–179. ISSN 0040-5736. doi:10.1177/004057369705400203.Tracy, David. The Analogical Imagination: Christian Theology and the Culture of Pluralism. London: SCM Press. 1981. ISBN 978-0-8245-069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