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12|回复: 0

倪柝声与马丁路德属灵观的比较

[复制链接]

2844

主题

21

回帖

9941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9941
发表于 2020-6-17 18: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倪柝声与马丁路德属灵观的比较

--------------------------------------------------------------------------------
2004/06/04  

廖元威老师主讲

杨静欣整理

倪柝声生於西元1903年,卒於1972年,而马丁路德生於1483年,卒於1548年,两人相差约400多年,而倪柝声去世至今还不到叁十年的时间,再过两年,就是倪柝声百岁冥诞。

我想特别在台湾的基督徒对倪柝声虽然了解不深,但对他的名字绝不陌生,倪柝声是教会聚会所的创始人,现在教会聚会所自称为召会。如果有经过金山南路的礼拜堂,可见其招牌为台北市教会第一聚会所,因此讲到倪柝声大家会对他的教会论比较注意。而除了教会论之外,他的人论是一个关键的点,其人论几乎支配所有的观点,不过这还是有观点上的差异,有人说他的教会论支配了一切,也有人说是他的人论支配一切。如果你有本事,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就可以得到一个学位。学术就是这麽一回事,学术是一种语言,是智力,学术不是一种游戏,学术应该是一种言之有物、有根有据、创意、详尽等。

回到马丁路德,他是1483年出生,1548年去世,活了60多岁。他是信义会的老祖宗、鼻祖、创始人。把倪柝声与马丁路德作比较,是因为有有趣的地方,因为他们相似的地方,也有相当不同之处,今天我们的题目是倪柝声与马丁路德属灵观的比较,那我们先来谈倪柝声的属灵观,是和人论有密切的关系。

一、倪柝声的属灵观

1.叁元人观的决定性影响

我们都是人,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定会有兴趣的,会想去探讨的。对基督徒或神学家而言,当然他们的素材一定是圣经,人的起源从创世纪开始记载,从第一章的中间和第二章的开头都有记载,第一章记载上帝用他的形象和样式造人,造男造女。到了第二章写到说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然後吹一口气,那气叫生气,生命之气(brive life),那到底什麽是生命之气?当然保守的神学家认为那是神的灵,神赋予人的灵,很明显从那一处的经文,大家就开始建构一个所谓的人论。

到底人论包括有那些部分呢?人因着这些构造的、构成的缘故,人有哪些特性?有整体论、二元论、以及叁元论这叁种模式。叁元人观,是从二元人观发展出来的。很明显叁元人观是所谓的灵、魂、体,这是常见的说法。到底『体』是甚麽,这不用我讲,就是我站在这里的部分。那麽到底『魂』是甚麽?『魂』是思想替代意志,那这也很容易了解。那『灵』为何物?就是直觉、良心、交通。『直觉』是属於认知、灵里的认知部分。『魂』里面也有认知的部分,是属於思想的部分。『灵』里的认知部分,乃是属於直觉的部分,那它的独特性是直接从神接受而来的讯息,神若有所启示,那就是用『灵』里面的直觉部分去接收。

另外『良心』是分办是非善恶的功能。而『交通』的确有敬拜的部分,就是人与神交往,或在神面前敬拜最重要的功能。倪柝声的人观真的对他的神学有关键性的影响,他用很多比喻,我在此先不提。简单说就是人堕落,人堕落叁个部分也堕落。体堕落、魂堕落、灵也堕落。虽然在他的『属灵人』是这样讲,但我还是要指出,因为他的确有二元论的影响和诺斯底主义观点在里头。我在此要澄清的是他绝对不是诺斯底主义者。但他的讲法的确有些地方像诺斯底主义,若是你问他赞成诺斯底主义吗?他绝对不会说他赞成诺斯底主义,他坚决反对。可是他的说法和观点,不知不觉有一点诺斯底想法,有雷同相似的地方,这是我必须指出来的。

倪柝声所提到的这叁个部分「灵」、「魂」、「体」,其中「体」称为「世界的意识」(world consciousness),即接触这个世界的,主要是「体」,而「魂」称为「个人意识」或「自我意识」(self consciousness),而「灵」称为「神的意识」(God consciousness)。当然人的身体是上帝用地上的尘土,「灵」是属於神的生气吹进人的里面,而「魂」他认为是当「灵」与身体接触所产生出来的第叁部分,这成为人身而为人最独特的部分。

而人的问题就在这个地方,所以虽然一方面倪柝声强调堕落包括有「体的堕落」、「魂的堕落」、以及「灵的堕落」,但其实所谓的犯罪,是指「魂」同意撒但的话语或者同意背逆神的行为,所以罪的根源是从「魂」来的,甚至他会讲到一个地步,认为「灵」是绝对的善,因此「灵」是不会犯罪的,所以「灵」的死亡,在教会常讲的解释是与神隔绝,他比较从这个角度去作解释。

2.若称义成就的是「灵」的得救,成圣所追求的则是「魂」的得救

既是如此,在得救的事上,当然就包括这叁个层次,第一个层面「灵的得救」,就是当一个人信主的时候,似乎这样的说法在教会中我们一点都不陌生,我们也是这样说的,称义即是「灵的得救」,而成圣所追求的是「魂的得救」,将来还有一个最後的层次就是「体的得救」,关於「体的得救」最理想的状态是什麽?就是基督再来时被提。你可以在《属灵人》最後里他这样讲,甚至倪柝声认为他自己的命运只有两种可能,一个就是殉道,一个就是被提。当然,他期待是被提,但并没有,1972年他去世了,是不是殉道了?

按一般说法,1952年倪柝声被抓,的确是为了信仰的缘故,被判刑15年,之後,因他拒绝写悔过书,又加刑5年。因为已经准备将他放回,所以从上海的监牢带至安徽的一个劳动农场,等着他的亲属将其赎回,这事还没完成,他就死在劳动营里。最近梁家麟教授写了一篇文章寄给我,预备在明年一月份的建道学刊发表,我不晓得有没有人知道这篇文章,它在讲倪柝声为什麽会被判刑,梁家麟认为主要还不一定是因为信仰的缘故,而是与其道德的生活有关。这是很惊爆内幕的,而因为我还没时间很仔细的看过,对於这样的说法,还是持保留态度,个人觉得有些东西,实在对主内的弟兄姊妹没有太大的造就。当然梁家麟老师比较是从学术、所谓实事求是的角度来看,再加上有一些角度、立场上的差别,所以,我跟他会有差异。

3.置受造生命於死地,让非受造生命成为一切

既然今天谈的是属灵观,我们就将范围再缩小一点,因为倪柝声的东西相当多,碍於时间,无法都提。那麽属灵观不仅与称义有关,更直接的是与成圣有关。在教会历史当中或神学方类词里面,一般来讲有两个主要的方向,有人是从称义的角度来看成圣,有人是从成圣的角度来看称义。而今天所举的这两个人,是站在两个相当不同的立场上,马丁路德很明显地从称义的角度看成圣,而倪柝声则是从成圣的角度看称义。其实倪柝声也讲称义,但讲得救及重生是他个人惯用的字眼。在成圣的路上,或者说「灵的得救」不是终极的目标,後面还有「魂的得救」及「体的得救」的话,那麽今日基督徒活在世上的关键是甚麽?即是我们在第叁点所要讲的「置受造生命於死地,让非受造生命成为一切」,总括来讲,可以用这样的字眼来描述。

a. 《属灵人》所提供的答案:从属魂的到属灵的

一个人信主、重生得救後,还有危险,因为如果信主前是属肉体的,信主後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属灵的,一种是属魂的,他用了一个比喻,「灵」就好像是主母,「魂」是管家,「体」就是仆人。在堕落之前,正常的秩序是女主人发命令,把她的心意显大,表明出来,然後管家就吩咐仆人去做事;在堕落之後,管家与仆人联手来制伏女主人,把女主人踩在脚底下,即「灵」受了困绑,这即是圣经中所谓的肉体,肉体其实对倪柝声而言是「魂」与「体」的结合。

我想很多人解罗马书时,也是从这样的角度来看。那麽得救之後,被困绑的女主人被释放,加上圣灵的内住,当然对倪柝声而言,圣灵的内住是与被复苏过来的「灵」结合,结合之後,圣灵与人的「灵」就分不清楚,这是另外一问题。然後「魂」与「体」照理说应该要恢复自己的地位,即「灵」发命令,「魂」叫身体去作,可是还是有一个危险,因为「魂」过去作主人作惯了,不甘於被指挥的地步,所以常常还是会联合「体」来对「灵」施加压力,加以挟持,这就是属「魂」的基督徒。

因此得救之後的主要目标是作个属灵的基督徒,不要再让「魂」发命令,乃是要让「灵」来发命令。这是《属灵人》里面主要提到的关键。当然《正常的基督徒生活》与《人的破碎与灵的出来》里头的观点在《属灵人》里多多少少也有讲到,但是这两本书也各有其独特的地方。

b. 《正常的基督徒生活》:与基督钉同十字架

在《正常的基督徒生活》中,倪柝声特别以这样一个角度来谈「什麽是真正的属灵?」或「真正的得救是甚麽?」就是与基督同钉十字架,都是圣经的字眼,那到底与基督同钉十字架是怎麽一回事?倪柝声在这本书里头特别强调就是两千年前基督在十字架上为世人的罪而死,所以我们这些蒙拣选、将要得蒙救赎的人,两千年前已经在基督里,而这个在基督里是超越时空的,基督在两千年前为我们死的同时,我们今天的人也一样已经死在十字架上,这是历史的事实(historical fact)。那为什麽很多的人,对他们的基督徒生活而言,好像不是个事实,这是两个问题,一是不知道,二是没有支取,因此,第一,必须要知道这个事实,两千年前基督为我们而死,我们亦与他同死这个事实。第二,是要支取,支取有它的步骤。其实《正常的基督徒生活》可以说是罗马书五到八章的解经讲道。所以今天你要经历这样的恩典事实,就是必须晓得你已经和基督同钉十字架,支取那两千年前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的事实,成为你主观的经历。这本书常强调你不需要做什麽,因为死人能作什麽?所以基督徒唯一的活路就是死路一条,要活就必须要死,这「死」是指与基督同死。的确罗马书第六章讲到「岂不知我们这受洗归入基督耶稣的人,是受洗归入他的死麽?所以我们藉着洗礼归入死和他一同埋葬…?」(3-4节)。

c. 《人的破碎与灵的出来》:魂要破碎并要与灵分开

在《人的破碎与灵的出来》一书中,更进一步讲到「灵」与「魂」的关系,而当倪柝声讲到「灵」、「魂」、「体」叁分时,其圣经根据主要有两处经文,一是帖撒罗尼迦前书五章23节「愿赐平安的神,亲自使你们全然成圣,又愿你们的灵与魂与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稣基督降临的时後,完全无可指摘。」这里提到灵、魂、体;另一处在希伯来书四章12节「上帝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灵与魂也应该分开,用主的话分开。

所以在这本书里,总括用两个很关键的点来说,第一「魂要破碎」,他用「外面的人」及「里面的人」来作一说明。「外面的人」是「魂」,「里面的人」是「灵」,因为「魂」会困绑「灵」,所以第一步就是「魂要破碎」,「魂」要如何破碎?就是圣灵的管教。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义,被圣灵管教之後才发现是「外面的人」在作祟。但他认为「魂的破碎」还是不够,为什麽?因为「里面的人」要发挥功用时,还是要透过「魂」,所以不只外面的「魂」要被破碎、治死,还要与「灵」分开,即被神的话所割开,在神话语的光照之下,才知道什麽是出於「魂」,什麽是出於「灵」。否则「灵」发生作用的时後,老是经过「魂」的关卡,而这关卡又具有污染的力量。通常我们看到关於「灵」、「魂」、「体」叁分的画法,是叁个圈,而「灵」在最里面,「魂」包着「灵」,「体」又包着「魂」,因此「灵」要出来必须经过「魂」,而这样的画法,个人相当质疑,但是对於理解上是很容易的。因此为确保「灵」要出来,却不受「魂」污染的影响,就是要将二者分开,使「灵」出来时,不必透过「魂」。以上是倪柝声属灵观的部分,接着我们要谈马丁路德的属灵观。

二、马丁路德的属灵观

1.整全人观的决定性影响

路德讲人的时候,也讲「灵」、「魂」、「体」。在他的一篇着作中〈我心尊主为大,我灵以我的上帝我的救主为乐〉(Magnificat),提到有魂有灵也是叁个部分,有趣的是,倪柝声以圣殿作「灵」、「魂」、「体」的比喻,而四百年前马丁路德就已经用过,因此,倪柝声并非是首创的,马丁路德也未必是,或许在早期教父时代,教父早已使用,只是目前还不知道是谁?

而圣殿的比喻,外院是指身体的部分,倪柝声说外院的敬拜大家都看的到,指身体的敬拜,如唱诗、祷告;内院圣所的敬拜,只有祭司,是真正的献祭,是与神更进深一层的敬拜,是属「魂」的部分;而最终要进入至圣所的敬拜,至圣所是比喻「灵」,至圣所因为有幔子,所以外面的人根本看不见,是最隐密之处,与神面对面最直接的敬拜。那麽路德用了这样的比喻,就是认为人是灵、魂、 体叁分吗?不要误会!其实路德的观点是整全论的,不是二分,也不是叁分。他的整全论就是说从圣经的词汇来说,的确有灵、魂、体这样的分法,所以我们今天说人有灵、魂、体没有错,问题出在硬要把灵、魂、体划分,硬要去说哪个部分是「魂」,哪个部分是「灵」?出问题是在这个地方,而不是用灵、魂、体等词汇,圣经里面可以用「灵」来代表全人,可以用「魂」来代表全人,可以用「体」来代表全人。

若按倪柝声的叁分讲法,且有阶级之分,如「体」是最低下的,因为接触这个世界,那麽保罗在罗马书第十二章1节所说的「所以弟兄们,我以上帝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上帝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岂不是糟糕?如果身体是坏的,献身体干嘛!当然我们很可以了解保罗所说的是指全人,因此路德说是全人,而这全人可能是「灵」或者是fleisch,他的确用了二分的模式来讲,但基本上他是用整全的观念来看。

2.因信称义为出发点与成全

对於得救的看法,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路德所讲的「称义」,是外来的义,我们穿上义袍,义袍是外加的;而另外一种是从重生的角度来理解,是生命本质的转变。但路德是满坚持称义是被动的,是外加的,这样的观念无可避免地影响路德的成圣观。所以,有些学者加以阐述,认为对於路德而言,称义是被动的,成圣也是被动的。称义是基督在十字架所成就的,成圣也是基督在十字架,为得蒙救赎的人所成就的。比方说哥林多前书一章末了「但你们得在基督耶稣里,是本乎神,神又使他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30节)其中圣洁、救赎,所以发现在路德的救赎论里,无论称义也好,成圣也好,都是从礼物的角度来理解。

而对於成圣而言,在倪柝声的系统里比较是从命令的角度,不过,从新约圣经来看,成圣是礼物还是命令?事实上,两个都是。中国人比较聪明,我们都是集大成的。

3.十架神学为指导原则

如果有人问路德神学的精髓是什麽?只要回答十字架神学大概就不会错了,虽然一问十字架神学是什麽?大概问十个人就有十种说法。我大概也只能简单讲一下,因为路德也的确没有写过一本书说十字架神学到底是什麽?并且在他全部的着作中,十字架神学或十字架神学家的字眼,一共才出现五次,最有名是在海德堡辩护文,在1518年所提出来的。在Luther’s Works当中的翻译是不正确的,路德在那里所讲的,不是十字架神学,而是十字架神学家。他所讲的是人,而非十字架神学的内容。

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可以简单地做一些归纳,到底路德所谓的十字架神学是什麽?基本上,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一个是知识论的角度,另一个则是救恩论的角度。从知识论的角度来讲,就是说人要认识神,只有一个途径,就是基督并他钉十字架;从救恩论的角度来讲,人要得蒙救赎,只有一个途径,就是基督并他钉十字架。当然,如果我们了解路德的背景,当时他在面对的是中世纪经院哲学(Scholaticism),经院哲学虽然有被简化的危险,但路德所反对的是道德主义及人本主义,虽然路德自己是倾向人本主义的,不是无神论的人本主义,而是有神论的人本主义,且是以圣经启示为出发点。

所谓的道德主义,就是指人可以凭着他自己的努力,达到得救的地步,也就是靠着行为称义、得救。所以中世纪经院哲学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叫做 “Do what is in you”,就是 “Do your best”,你的良知、你的能力所能达到的地步,你尽可能地去做,这就是上帝救恩要降临在你身上的预备工作。这是路德最反对的一点,他认为人根本就没有行善的能力,罪人所行的最大的善,在上帝的眼中看起来是最大的恶。这在今天连基督徒听起来都会觉得非常刺耳,但路德就是这麽样的绝对,好树能结好果子,坏树不能结好果子。罪人所行的就是罪,请注意,这与道德的角度是完全不同的,不是因为人犯罪所以成为罪人。所以,只有在人被称义,获得白白的恩典,人才有可能行出合神心意的事。

因此基督教的救赎观,绝对不是道德主义。基督教不是不讲道德的宗教,但基督教绝对是讲信心与基督中心的救赎宗教,这是很大的差别。讲到这里,大概可以松一口气,因为有许多非基督徒的行为比基督徒好;而另一方面也是难过,因为耶稣说「你们的义若不胜过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神的国。」所以圣经的原则是信心的原则,不是道德的原则,道德的原则一定要在信心的原则之下被引导,否则道德的原若凌驾在信心之上,就是基督教的堕落。

既然十字架神学已经非常清楚的讲到。圣经在民数记记载到摩西要求上帝将他的面显给他看,上帝说没有人看见我的面,得以存活,结果磨西看见耶和华的背,耶和华的背到底是什麽?路德的理解是,面是上帝直接的作为,背是指基督的十字架,基督是神终极的启示,特别的启示,隐藏的启示。隐藏与启示,根本是相对的字眼。因为路德非常受的他神学训练的影响,所以他对上帝的认识,有隐藏的上帝及显现的上帝这样的认识。如上帝是无所不在的,上帝在火里;上帝亦在水里,但我们无法到火里、水里找上帝。所以真正认识上帝只有一个途径,就是基督。

叁、二者的比较

1.整全人观与叁元人观的对比

路德并非没有讲灵、魂、体,但他是从整全的角度去看,而且在救赎的事上,他不是从要经过叁个阶段,不是在基督徒的生活中,从属魂的人变成属灵人,这是在角度上根本的差异。

2.「同时是罪人与义人」(simul iustus et peccator)与「或是属灵人或是属魂人的对比」(aut spiritualis aut corporalis)

所以大家晓得路德的整全观所带来的影响,就是当人称义之後,基督徒的身份是什麽?就是所谓simul iustus et peccator。Simultaneously righteous and sinner,同时是义人,也是罪人,是百分之百的义人,也是百分之百的罪人。所谓百分之百的义人是指什麽?当然是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救赎,这救恩临到我们身上,是经过一个交换的过程。路德是用happy exchange 或wonderful exchange,所以称义是指地位上、恩典上神成就的恩,人被动领受。

但从本质的角度上来讲,人依旧是罪人。我知道在这里可能会对一些人产生困惑,因为我们常用成圣的角度去看得救,即使讲称义,还是以重生得救的角度去看,因此,当路德如此说时,我们仍觉得不安,因为我们很强调基督徒信主之後生命的改变,变好、变属灵,基督徒灵修的属灵观,就是当我们愈追求主,我们就变得更好,更属灵吗?那这就不是simul iustus et peccator而是部分的罪人,部分的义人(partly righteous, partly sinner),可能刚信主时,义人的部分比较少,罪人的部分比较多,可是当愈读经愈祷告,愈追求主时,义人的部分就会愈来愈多,达到完全的地步,就是义百分之百及罪零,有没有人现在已经离百分之百的义很近了?罪已经剩下个位数的?但从整全观的角度,就不是这样。倪柝声的看法,就是属灵人或属魂人的对比。

3.焦点是在於both/and或是在於either/or?

我相信这点是在其他书里所没有的,因为这是我独特发明。(aut spiritualis aut corporalis) either spiritual or carnal 你会发现两位神学家论述的dynamics或focus有差别,一位强调either-or,一位both…and…。这两个的差别在哪里?我现在讲一点铺路的话,我们对神的认识是叁一神,圣父是神,圣子是神,圣灵是神,重点是强调一,而圣父不是圣子,圣子不是圣灵,圣灵不是圣父,是强调位格的差异,是强调叁。不过叁位一体不是可以用这麽简单的言语就说完的。

叁位一体中的基督,基督所具有特性是神人二性,神人二性是什麽?完全的人性,及完全的神性,是神人二性融合於基督的位格内。有冲突、矛盾吗?圣经的特色是什麽?既是属神的书,亦是属人的书。圣经真正的作者是神自己,然而各卷书有神默示的作者所写成。那麽完全的罪人与完全的义人在基督徒身上呈现,有没有问题?!虽然不见得所有的人,都同意完全的罪人与完全的义人,但是这样的说法,有一个好处是叫人谦卑,不是我有多好,而是神的恩典,老我的罪性依旧存在。

四、结语:不同属灵观对基督徒生活态度的影响

不同属灵观当然会对基督徒生活态度造成的影响。倪柝声的属灵观的确有一些问题,因为人的问题对他而言,好像不是罪,不仅仅是罪的问题,而是受造的问题。因为他说人在堕落之前,是自然人,堕落之後是旧人,所以今天得救不但是治死老我,更是恢复自然人,好像人受造的地位几乎成为人的原罪。今天你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属灵人,你不能有你自己的成分,好像不能有自己的特色。因为魂不能困绑灵,且魂与灵必须分开,这种高度理想的境界,究竟有没有办法达到?若有人达到了,那在这个人身上所产生的影响又会是什麽?这是个问题!

当然,从倪柝声的属灵观角度来说,产生的争议是人不容易有得救的确据。是所谓「进窄门」,要天天背起十字架跟从主,讲到一个地步,就是自己努力的程度有多少!另外,是容易带来律法主义的危险,好处是对真理很绝对,对传福音相当热心。而在马丁路德思想影响下的基督徒,又会是如何呢?我认为如同今日信义会的信徒,普遍软弱无力,亦是其来有自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山网

GMT+8, 2024-5-3 21:10 , Processed in 0.08990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