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7|回复: 0

张芹、王倾物、彭东奎、继红等: 灵修七艺整体研讨(平信徒门训指南之七)

[复制链接]

1725

主题

348

回帖

4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6001
发表于 前天 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圣山双周分享
分享: 彭东奎
这份指南不仅是一份属灵操练的指引,更像是一盏灯,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与上帝关系的深度与广度。
灵修七艺是祷告、读经、聚会交通,以及禁食祷告、奉献、侍奉和属灵阅读,提醒我属灵生命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日复一日的操练与降服。对灵修的艺术化表达让我感到既亲切又深刻,在信仰的旅途中可以说这是一条通往更深与主合一的路径,是关于灵修这件事很精妙的总结。不仅关乎规则与纪律,更是与上帝同行的艺术创作,这种视角让我重新思考灵修的目的,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为了在爱与恩典中与上帝建立更亲密的关系。
降服于神的意志作为基督徒人格的地基,圣洁而恩典的情感作为精装修,属灵生命的建造也是一个既扎实又充满美感的过程,这让我反思自己在神学学习中是否过于注重知识的积累,而忽略了情感与生命的陶冶。
禁食祷告强调的认罪悔改与谦卑自己的核心,灵修不仅是追求属灵高峰的旅程,更是不断回到起点的谦卑之旅。对功利主义动机警惕,在侍奉与学习中要时时反省自己的动机是否纯正。奉献与侍奉的教导也让我重新思考财富与服事的意义,不仅是外在的行为,更是内心对上帝主权的回应。忙于普通的学术性阅读,却可能忽略了那些能滋养灵魂的属灵书籍,与古人为友,与基督同行,我想我该买一批书了,最重要的是要开始读,对经典属灵著作的渴望,也让我意识到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更是与历代圣徒的生命对话,从而让自己的灵命更加丰盛。总的来说是让我感受到信仰生活的丰富与美好,也让我看到自己的不足与需要成长的空间。这是一份邀请,邀请我在日常的操练中与上帝建立更深的关系,在灵修的艺术中体验祂的恩典与同在。不仅追求知识的广博,更追求生命的深度与对上帝的爱。

圣山双周分享
分享:张芹
灵修就是上帝邀请我们每天跟他亲近的方式,不是高大上我们难以掌握,而是像喝水吃饭一样自然,灵修是靠着圣灵的带领,属灵生命长进的道路和方法,灵修七艺就是那七把钥匙,能帮我们打开与主更深关系的门。和大家分享分享我的体会,希望能鼓励到你们,也让我自己再多想想怎么应用。
祷告是奉基督的名,向上帝表明我们的心愿,祈求合乎他旨意的事,承认我们的罪,并感谢他的怜悯。祷告是有方向的,而不是随便求这个求那个,比如求孩子考试好、老公工作顺,或者自己身体健康,就像指南里批评的那种“公司扩张的愿景”不是真正的异象。祷告的核心是承认罪和感谢怜悯,这样才能真正谦卑下来。用主祷文来引导自己的祷告,比如“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这让我祷告时更注重荣耀上帝,而不是只顾自己,祷告的时候如果多加点感谢,感觉上帝的同在就更强烈了。
读经是灵修七艺里的第二条,要用勤勉、预备和祷告来读经,用信与爱去领受,存在心里,并在生活中实行。以前常常读完就忘。现在分析起来觉得问题出在没有好好预备和祷告。昨天晚上我准备今天内容的时候读诗篇119:11,我将你的话藏在心里,免得我得罪”。默想了半天,想起自己最近在生气时没控制住脾气,就祷告求主帮我把这话实行出来。结果今天遇到烦心事,我居然没发火,而是祷告了,分享一个体会就是读经不是为了知识,而是为了生命改变。指南里说中国人概念思维不发达,我觉得对啊,我们中国人喜欢诗和艺术,所以把读经当成艺术来游不是更好吗?我们的读经也可以是游在上帝的话语里,越来越自由。
聚会交通是第三条蒙恩之道。指南说这是传统的改革宗观点,因为我们不是孤立的基督徒,而是共同体的一部分。以前疫情的时候,教会线上聚会我觉得没意思,但现在想来,聚会就是为了交通、分享、互相鼓励。别人分享的见证,让我看到上帝在别人生命中的工作,也鼓励了我自己的灵修,是灵修的加油站。
禁食不是饿肚子,而是让身体提醒灵魂要依靠上帝。奉献是第五艺,指南说奉献的本质是知道一切都属上帝,我们是管家。虽然我们可能虽然没那么多钱,但可以从小奉献开始。以此试试我是否为你们敞开天上的窗户”,不是说求富贵,而是感受到上帝的供应。分享:奉献不是损失,而是祝福,帮我们脱离贫穷的咒诅。
侍奉是第六艺,每个人都是祭司,可以侍奉。侍奉体现爱神爱人,侍奉让我们从自我中心走出来。动机单纯,祝福就大,侍奉是灵修的一部分,不是额外负担。
最后是属灵阅读,与古人为友,与基督同行。我爱读书,但以前读普通读物甚至是小说多,现在开始读属灵书,像范亚峰《灵修七艺》,每天读一点,像小布什读经4章,我还试着读奥古斯丁的《忏悔录》,里面的话让我更爱主。
灵修是艺术,是与上帝的美好关系。以前我灵修断断续续,偶尔特别火热几天,后面懒了累了就懈怠了,现在决定分两个层次:先抓牢前三艺,每天祷告读经、周聚会;然后加后四艺,有恒心走窄路。真的很感恩,信仰生活可以这么丰富,希望你们也多读读,一起在灵修中成长,跟主更亲近!

圣山双周读后感
分享:王倾物
感谢继红姊妹邀请,阅读这份《圣山平信徒门训指南之七》关于祷告的内容,我感受到的是对祷告的强调,充满热情和圣经根基,尤其在定义祷告为“奉基督的名,向上帝表明我们的心愿,祈求合乎他旨意的事,承认我们的罪,并感谢他的怜悯”这一表述上,与威斯敏斯特小要理问答的经典教导高度一致,将祷告定位为一种谦卑的回应而非操纵上帝的手段,避免了可能是常见的功利主义倾向,比如将祷告视为“为主做大事”或公司式扩张的工具,而是回归到与上帝建立亲密关系的本质,愿神吸引我,我们就快跑跟随你,这样单纯追求。
我对这份指南在祷告指导上的某些侧重持有不同意见,将主祷文作为祷告的“特别标准”,并以全部圣经为指导,这非常正确,但可能给人一种印象,祷告主要围绕祈求、认罪和感谢展开,而忽略了祷告的更广阔维度。圣经中祷告还包括赞美(诗篇的颂赞)、代求(保罗为教会代求)和聆听上帝的声音(以利亚在静默中的经历)。我发现如果只强调祈求和认罪,信徒容易陷入内省式的自责,而缺少喜乐的赞美或为他人代求的扩展,这可能会导致祷告生活变得狭隘和枯燥,不知道指南能不能更明确地融入这些元素。
禁食祷告被列为灵修七艺的第四项,强调本质是认罪悔改和谦卑自己,这和扩展阅读中卫斯理·杜威尔的教导相呼应,他指出禁食能深化祷告的亲密性和灵战力度,通过自我否认,比如饥饿或舍弃社交来优先与上帝交通。杜威尔虽提到避免律法主义和让圣灵引领,但指南应更强调实际指导,病人禁食的时候要先咨询医生、从短期禁食开始,以及家人支持,主要是不清楚初学者盲目跟从会不会受伤。耶稣在马太福音6:16-18中教导禁食时强调隐秘性和动机纯正,而不是频率或强度。
我很重视的一个内容是通过祷读(Lectio Divina)来深化祷告。扩展阅读的祷读专题详细描述了其四个步骤,诵读、默想、祈祷和默观,把读经转化为祈祷式的与神对话,我们在日常祷告中挣扎于枯燥,正是因为缺少这种默想式的方法,在静默中聆听上帝,而不是让祷告成为单向的自说自话的表达,帮助大家在祷告中真正经历上帝的恩典与同在。
圣山双周评议
评议:继红  
我们在这个周五学习的是圣山平信徒门训指南之七(祷告、灵修七艺、听道),今天的内容是指南之七的最后一次。因为张芹姊妹需要分享完先离开,今天我来给大家做评议总结。
首先是张芹姊妹分享,灵修是靠着圣灵的带领,属灵生命长进的道路和方法,灵修七艺就是那七把钥匙,能帮我们打开与主更深关系的门。
第二位是王倾物弟兄分享,他很重视祷读,就是诵读、默想、祈祷和默观,把读经转化为祈祷式的与神对话,我们在日常祷告中挣扎于枯燥,正是因为缺少这种默想式的方法,在静默中聆听上帝,而不是让祷告成为单向的自说自话的表达。
第三位是彭东奎弟兄分享,感受到信仰生活的丰富与美好,也看到自己的不足与需要成长的空间。邀请自己在日常的操练中与上帝建立更深的关系,在灵修的艺术中体验祂的恩典与同在。不仅追求知识的广博,更追求生命的深度与对上帝的爱。
希望能继续一起美好的学习,谢谢大家!

圣山双周讨论
整理:继红
程娟:我现在每天祷告都先感恩,觉得心跟主更近了,默想主是我的牧者。心里平安。后面的禁食还不太敢试,但想从小开始。
兰邦:禁食祷告没什么好怕的,饿肚子时更专注认罪,身体轻盈,灵魂也更轻盈。
继红:这几次学下来会觉得信仰不是任务,而是享受跟上帝的亲密时光。侍奉最触动我,帮教会做点小事,祷告和读经让我每天更有力量,聚会交通让我不孤单,禁食和阅读我也还得学,我们一起加油。兰邦弟兄禁食几顿?
兰邦:三顿,这个材料把禁食讲的很透彻。

范亚峰:灵修七艺

范亚峰、杨宁编:圣山平信徒门训指南之七(祷告、灵修七艺、听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山网

GMT+8, 2025-9-3 00:28 , Processed in 0.04983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