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 发表于 2020-6-20 08:10:46

垃圾堆里讨生活的中国人

 <IMG height=200 alt="" src="http://img.timeinc.net/time/daily/2008/0811/postcard_beijing_1117.jpg" width=307 align=middle border=0><BR><BR>  北京的一家废品回收站里,一个妇女手拿从垃圾堆里捡来的各种塑料制品<BR>  <BR>  By Austin Ramzy <BR>  Thursday, Nov. 20, 2008<BR>  Klin/译<BR>  <BR>  在北京,废品回收这一行的利润是十分可观的。每天上午,收垃圾的工人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嘴上喊着:“收破烂儿诶!收破烂儿!” 收来的废硬纸板、纸张和塑料瓶都是付现。废品的需求量十分巨大,以至于一袋垃圾在有人戳破袋子寻找可以回收利用的东西以前不会被弃置路边。<BR>   <BR>  北京市的可回收利用的垃圾一般被运往北郊的东小口村(音),那里住着700户人家,这些人的工作就是将运来的垃圾分捡收集,变“废”为“宝”。村民的院子里堆满了暖气片、硬纸板、旧内外车胎,成堆的玻璃制品被压成碎片,食用油瓶子用绳子捆在一起。在工人居住的废弃砖房后头,露出堆积如山的塑料瓶,足有两层楼高。“那里头有你自己扔掉的瓶子。” 一个女人对记者这样说,她坐在一堆塑料瓶子边上,麻利地用手拣起一个又一个塑料瓶,撕掉瓶子上的标签,然后扔到一只篮子里。<BR>   <BR>  就象繁荣的中国经济带动了其对亚非许多国家原材料的巨大需求一样,她对废旧纸张、塑料、金属贪婪的胃口也随之而来。近年来,世界各地的人们在议论(发生在中国的)一些怪事:像窨井盖失窃、靠收垃圾赚大钱,还有被人溶掉的硬币,因为在中国这些硬币被当作废品卖掉的价钱超过了它们的币值。在中国,废品回收生意让有钱人财运亨通——比如九龙纸业公司的总裁张银(音),他的废纸回收公司让他在2006年成了中国大陆的首富,从事这一行当的贫苦农民也得从中到了好处,这些人从乡下来到城市收废品,挣的比在地里干活还多。<BR>   <BR>  东小口村成为了二十多年来中国工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然而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也使这些以收废品为业的人开始为生活挣扎,因为原材料价格在快速地下跌。从河南来的一群人正围坐在桌子边上,手里玩着一种名字叫“斗<BR>  地主”的纸牌游戏。这些人是那些成堆待处理的塑料瓶的主人,他们要是现在卖掉这些瓶子,就会亏本,因为废品的市场价格已经跌到了近年来少见的价位上。“想知道为什么价钱在下跌?那是因为美国国内的经济危机,全世界都受它影响,我们目前亏损有五成。”二十年前从河南来村里,现在已经43岁的张忠明(音)如是说。<BR>  <BR>  随着欧美国家的消费需求降温,中国工厂不得不以减产来应对。尽管中国十月份的出口量较往年增长了十九个百分点,一些经济学者仍然认为到今年年底,这个数字会降到百分之十以下,因为圣诞节期间的产数量品(比如电子产品)的定单会更少。以捂紧口袋出名的中国消费者没能填上这个由于国外需求下降带来的空缺。在世界经济一片混乱中,他们对保持高收入的期望值也处于近年来最低的水平。所有这些危急到东小口村的生存,这个村子正从一个废品回收业的中心变成一个巨大的垃圾场。<BR>   <BR>  “就好比人们穿鞋,如果你手里有钱,你可以买一双新的,但如果你没钱,你就仍旧穿脚上这双。现在没人买车或者买房,所以玻璃更没人要。”王战根说,他站在一堆玻璃旁边,这些玻璃本来要运往位于二百六十英里以外的邯郸的工厂去。<BR>  <BR>  今年42岁的王伟(音),从1990年就从河南来这里,老家的六口人全靠家里的一亩三分地过日子。“过去可没人愿干这个,都是些外地人或者乡下的穷人干,他们连肉都吃不上。”现在害怕他们的财产被人拿走的心理再次出现。 今年夏天一吨卖1175到1300美圆的塑料瓶,现在一吨只能卖到300到450美圆。张说由于废品价格下调,他邻户的一些人家面临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亏得少的有6000美圆,亏得多的达到15万美圆。<BR>   <BR>  在不远处,一个男的在修一台机器,这种机器把塑料瓶切成硬币大小的碎片。和村里很多人一样,他也是90年代初从外地搬到这个村子里的。“我们来这里干活是因为这里比河南好多了。” 对此他现在并不十分确定,但他敢肯定即便回老家情况也不会更好。那台机器现在已经修好,正发出隆隆的响声。“还能怎么办?”他耸耸肩问到,手里一边把塑料瓶子塞到那台机器中去。继续工作,这就是他的回答了。东小口村的废品工人只能冀希望于全球经济回到正常轨道上来。<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垃圾堆里讨生活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