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马斯·文森特:威斯敏斯特小教理问答释义 (0篇回复)
- 李知诚:显明宝贝的瓦器 (0篇回复)
- 牛文君|当代方法论诠释学对“Auslegung”概念的廓清与重塑——兼论贝蒂、赫施与伽达 (0篇回复)
- 刘大钧:汤一介哲学思想与易学诠释申述 (0篇回复)
- 林忠军:中国早期解释学:《易传》解释学的三个转向 (0篇回复)
- 张祥龙:本体论为何是诠释学? (0篇回复)
- 贝蒂的解释学四原则 (0篇回复)
- 布鲁特:本雅明的《圣经》诠释 (0篇回复)
- 杨慧林:伽达默尔与神学诠释学 (0篇回复)
- 刘益宇:拉塞尔关于科学与神学的“创造性互动”方法论 (0篇回复)
- 清华大学瞿旭彤副教授谈“从什么是真理到谁是真理:一种批判实在论的基督教真理观” (0篇回复)
- 麦格拉斯的神学批判实在论简介 (0篇回复)
- 段德智:试论作为存在主义先驱的托马斯——对《论存在者与本质》的一个解读 (0篇回复)
- RAED TRUETT GILLIAM:隐喻的力量比我们以为的更大 (0篇回复)
- 吴飞丨《上帝之城:驳异教徒》修订译本序言 (0篇回复)
- 牛宏宝、赵宝明︱隐喻与真理——论布鲁门伯格的哲学隐喻学 (0篇回复)
- team_alpha:关于批判实在论 (0篇回复)
- 在服事中国教会的路上遇见爱德华滋 ——访谈庆君弟兄 (0篇回复)
- Daniel G. Hummel:今日时代论 (0篇回复)
- 吴飞:读周伟弛编《奥古斯丁在中国》|奥古斯丁的中国之行 (0篇回复)
- 半伯拉纠主义和伯拉纠主义 (0篇回复)